本期案例的主人公,是來自保利林語花園的李先生。十年前,他著急居住,只對新房做了簡單裝修;十年后,為了能擁有更舒適的生活,李先生選擇了卡諾亞全屋定制家具。
基本信息
業主:李先生 常住人口:四口人
戶型:四室戶 建筑面積:110.71㎡
所在城市:廣東廣州
一、戶型圖
本次案例的房子朝向是東,通風不錯,每個空間都不小。要是能好好設計一下,住50年都沒問題。
二、玄關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,鞋柜高度到腰,配色與大門和地板不搭,而且還會因為收納空間不夠,需要再購置一個鞋架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設計師在玄關處增加鞋柜空間,還規劃了掛放區、換鞋凳和換季頂柜。
為了保持玄關空間的寬敞通透,設計師建議不做滿墻的柜子,所以臺面上留了不少空間;設計師還為柜門選了白色,這就不會讓空間有壓抑感。
三、客餐廳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,李先生的客餐廳比較簡單,電視柜上都堆滿了雜物;因為光線問題,用餐區頗有“出租屋”的感覺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設計師建議增加溫馨的燈光,定制個性的電視柜,并讓電視上墻。電視及沙發背景墻均采用對稱的設計,讓客廳顯得更加整潔有序,電視柜上再也沒有一堆凌亂的“雜物”。
餐廳設計比較簡潔,大理石質感的餐桌,加上簡約造型的靠背椅,輕奢的金屬桌腳,淺色墻面再配上歐式吸塑造型的柜門,一切都美得剛剛好。餐邊柜到頂設計,強大的收納功能,讓客廳不再臟亂雜。
在小筒燈及奢華圓形吊燈的加持下,這里仿佛變成了高級餐廳,吃飯時也擁有了精致感。
四、廚房
【改造前】
改造前,使用的是深色系的櫥柜,讓狹窄的空間顯得更壓抑。不規則的廚房格局狹窄,還不能容納多人同時烹飪和洗切。
【改造后】
改造后,采用兩條平行線型廚柜格局,將烹飪區和洗切區隔開,方便轉身,廚房空間明顯擴大。
整體廚房采用白色與淺色大理石地磚搭配,波打線花片點綴,將整個廚房色調提亮,顯得寬敞、視覺豐富,讓人愛下廚。
五、主臥
主臥有一面超大的落地飄窗,陽光灑到床上時,就是幸福感洋溢的一刻。房間里有梁柱和角落,定制一個藝術裝飾柜,擺放一張藝術裝飾畫和綠植,裝飾柜大小與梁柱正合適,讓角落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
梳妝臺斜對面是衣帽間,滿足日常衣物雜物的收納需求。
六、衣帽間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,衣帽間選擇了當時最流行的款式,但是隨著時代審美的變遷,當年的“時髦款”變得有些“土氣”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主臥與主衛隔墻打通,做了一個女業主夢想中的衣帽間,并選用經典款配色。好口碑的材質,防潮環保,使用壽命更長,款式也更經久耐看。左右對稱兩個衣柜,到頂設計提升空間利用率,最上方是換季被褥,中間是掛衣區及開放式收納柜,下方是抽屜和收納柜。
衣帽間設計在主臥與主衛之間,采用透明玻璃移門隔斷,讓主臥視野更為開闊通暢,防止濕氣侵入衣帽間及臥室,同時方便洗漱完畢可直接更衣、睡覺。
七、兒童房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孩子還小,特意為孩子打造了童趣十足的兒童房。十年過去了,孩子也已經長大,房間顯得有些幼稚。
【改造后】
房間設計充分尊重孩子的審美,孩子長大了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。榻榻米元素的加入,無論是用作孩子平時的學習間、臥房,還是大人偶爾在此辦公或臨時充當客房,都十分合適。
學習始終是孩子的首要任務,床頭保留了書桌設計,還增加了座椅。飄窗鋪上菱格墊,平時可以靠在窗邊看書。
到頂衣柜設計,滿足孩子日常衣物的收納。男孩房海天藍+印象白+淺色木紋、女孩房活力橙+印象白+淺色木紋的活力色調的組合,與房間整體配色相契合。衣柜門側面的開放格,用來展示玩具、孩子所獲得的獎杯及獎狀,以及記錄成長的相冊。
八、長輩房
【改造前】
老人房有點像出租房,只放置了簡單的床和一個破舊的成品衣柜,堆放各種雜物,給老人起居帶來諸多不便,大部分空間都被浪費掉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增設了到頂的儲物柜,增加房間的儲物空間。白色+原木系,簡潔的木質床架加上舒適的床品,為老人提供更舒適的睡眠環境。整個臥房的燈光照明以吊燈、柔和的軟光臺燈為主,滿足了老人舒適性的特殊需求。為了讓老人睡得舒服,床的高度不能太高或太低,以40-50cm為宜,便于老人上下床。其次,床墊軟硬適中,以免老人起身困難。
用色上,避免使用太過鮮艷的色彩,簡單、素雅一點為好。一幅大膽的掛畫,為墻面增加設計感,讓整個空間沉靜中有活力,讓老人不至于產生孤獨感。轉角的圓弧設計,避免磕碰傷害,同時又可放置綠植、相冊、飾品及掛衣物等。
本期案例的主人公,是來自保利林語花園的李先生。十年前,他著急居住,只對新房做了簡單裝修;十年后,為了能擁有更舒適的生活,李先生選擇了卡諾亞全屋定制家具。
基本信息
業主:李先生 常住人口:四口人
戶型:四室戶 建筑面積:110.71㎡
所在城市:廣東廣州
一、戶型圖
本次案例的房子朝向是東,通風不錯,每個空間都不小。要是能好好設計一下,住50年都沒問題。
二、玄關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,鞋柜高度到腰,配色與大門和地板不搭,而且還會因為收納空間不夠,需要再購置一個鞋架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設計師在玄關處增加鞋柜空間,還規劃了掛放區、換鞋凳和換季頂柜。
為了保持玄關空間的寬敞通透,設計師建議不做滿墻的柜子,所以臺面上留了不少空間;設計師還為柜門選了白色,這就不會讓空間有壓抑感。
三、客餐廳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,李先生的客餐廳比較簡單,電視柜上都堆滿了雜物;因為光線問題,用餐區頗有“出租屋”的感覺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設計師建議增加溫馨的燈光,定制個性的電視柜,并讓電視上墻。電視及沙發背景墻均采用對稱的設計,讓客廳顯得更加整潔有序,電視柜上再也沒有一堆凌亂的“雜物”。
餐廳設計比較簡潔,大理石質感的餐桌,加上簡約造型的靠背椅,輕奢的金屬桌腳,淺色墻面再配上歐式吸塑造型的柜門,一切都美得剛剛好。餐邊柜到頂設計,強大的收納功能,讓客廳不再臟亂雜。
在小筒燈及奢華圓形吊燈的加持下,這里仿佛變成了高級餐廳,吃飯時也擁有了精致感。
四、廚房
【改造前】
改造前,使用的是深色系的櫥柜,讓狹窄的空間顯得更壓抑。不規則的廚房格局狹窄,還不能容納多人同時烹飪和洗切。
【改造后】
改造后,采用兩條平行線型廚柜格局,將烹飪區和洗切區隔開,方便轉身,廚房空間明顯擴大。
整體廚房采用白色與淺色大理石地磚搭配,波打線花片點綴,將整個廚房色調提亮,顯得寬敞、視覺豐富,讓人愛下廚。
五、主臥
主臥有一面超大的落地飄窗,陽光灑到床上時,就是幸福感洋溢的一刻。房間里有梁柱和角落,定制一個藝術裝飾柜,擺放一張藝術裝飾畫和綠植,裝飾柜大小與梁柱正合適,讓角落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
梳妝臺斜對面是衣帽間,滿足日常衣物雜物的收納需求。
六、衣帽間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,衣帽間選擇了當時最流行的款式,但是隨著時代審美的變遷,當年的“時髦款”變得有些“土氣”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主臥與主衛隔墻打通,做了一個女業主夢想中的衣帽間,并選用經典款配色。好口碑的材質,防潮環保,使用壽命更長,款式也更經久耐看。左右對稱兩個衣柜,到頂設計提升空間利用率,最上方是換季被褥,中間是掛衣區及開放式收納柜,下方是抽屜和收納柜。
衣帽間設計在主臥與主衛之間,采用透明玻璃移門隔斷,讓主臥視野更為開闊通暢,防止濕氣侵入衣帽間及臥室,同時方便洗漱完畢可直接更衣、睡覺。
七、兒童房
【改造前】
十年前孩子還小,特意為孩子打造了童趣十足的兒童房。十年過去了,孩子也已經長大,房間顯得有些幼稚。
【改造后】
房間設計充分尊重孩子的審美,孩子長大了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。榻榻米元素的加入,無論是用作孩子平時的學習間、臥房,還是大人偶爾在此辦公或臨時充當客房,都十分合適。
學習始終是孩子的首要任務,床頭保留了書桌設計,還增加了座椅。飄窗鋪上菱格墊,平時可以靠在窗邊看書。
到頂衣柜設計,滿足孩子日常衣物的收納。男孩房海天藍+印象白+淺色木紋、女孩房活力橙+印象白+淺色木紋的活力色調的組合,與房間整體配色相契合。衣柜門側面的開放格,用來展示玩具、孩子所獲得的獎杯及獎狀,以及記錄成長的相冊。
八、長輩房
【改造前】
老人房有點像出租房,只放置了簡單的床和一個破舊的成品衣柜,堆放各種雜物,給老人起居帶來諸多不便,大部分空間都被浪費掉。
【改造后】
十年后,增設了到頂的儲物柜,增加房間的儲物空間。白色+原木系,簡潔的木質床架加上舒適的床品,為老人提供更舒適的睡眠環境。整個臥房的燈光照明以吊燈、柔和的軟光臺燈為主,滿足了老人舒適性的特殊需求。為了讓老人睡得舒服,床的高度不能太高或太低,以40-50cm為宜,便于老人上下床。其次,床墊軟硬適中,以免老人起身困難。
用色上,避免使用太過鮮艷的色彩,簡單、素雅一點為好。一幅大膽的掛畫,為墻面增加設計感,讓整個空間沉靜中有活力,讓老人不至于產生孤獨感。轉角的圓弧設計,避免磕碰傷害,同時又可放置綠植、相冊、飾品及掛衣物等。